一点一滴皆成长 一路逐梦一路歌

作者:    来源:南工新闻网

一点一滴皆成长 一路逐梦一路歌

——访校报记者团团长王彦超

学生记者/侯士超 冀梦真通讯员/赵强

王彦超,音乐学院11级音乐学专业学生,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记者团团长。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4年度河南省“三好学生”获得者。先后担任音乐学院《音乐风》杂志社主编,音乐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校报记者团团长助理,中国青年网高校频道图片编辑。今年1月作为河南省首届台湾冬令营代表之一赴台湾访问交流。先后荣获南阳理工学院学雷锋先进个人;南工记者节先进个人;明德修身先进个人、第七届网络文化节微博大赛一等奖;党委宣传部优秀学生记者、优秀学生编辑等荣誉。

与文字的“不解之缘”

“平时自己没事就喜欢用文字记录成长,然后发博客里。大一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写,大学四年写的有三四十万字了吧。”在大家的眼中,王彦超是典型的文艺青年。他从小就喜欢看书、写文章。尤其是忙碌的高中,抽出一点时间记录一些文字是他缓解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里他带着对文字的热爱报名了校报记者团,初入校报记者团时,由于没有新闻基础,没有找准自己定位,稿量的落后让这个文字功底不错的小伙子有点不自信。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为弥补自身不足,他开始主动联系团里的小伙伴们去写新闻,并虚心向学长、学姐请教新闻写作技巧查找自己的不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报记者团的四年锻炼,他在《南阳理工学院报》及南工新闻网发表通讯、消息稿件百余篇,参与报纸大型选题策划及人物专访20余篇。

王彦超的另外一个身份是音乐学院内部刊物《音乐风》杂志的主编,接手音乐学院网络编辑部时,《音乐风》正处于断层期,高年级没人带队,新成员能力不足。于是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王彦超一个人身上。从杂志排版、选题、封面制作、板块设置、校队、编审,他常常都是一个人去完成。不会排版,他就参照《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的排版方式,比葫芦画瓢一点点做;不会做封面,他就通过网络学习PS技术。如同打攻坚战一般,他将所有难题各个击破,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而王彦超也成为了学校里摄影拍照,图片处理的大神级别人物。从一无所知到壮大《音乐风》,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体会。正是在他的不断坚持、不断努力下,《音乐风》杂志社才进入新的发展黄金时期,现在已经成为音乐学院的自主品牌及我校一大亮点。

与记者团的“不解之缘”

王彦超当选为校报记者团团长以来,一直努力将记者团打造得更加出色。因为热爱,他把更多的时间都留给了编辑部。尽管有时忙到深夜,牺牲了睡眠、吃饭和学习时间,他也毫无怨言。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优秀而表现出志得意满,相反他更加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在校报记者团这个平台发挥好后,王彦超并不满足于当前的状况。为查找自身不足,加强与兄弟高校的学习、交流,他先后注册申请通过了河南教育网、中国青年网高校频道的通讯员,通过这些平台,他结识了一批有相同爱好的校园“新闻达人”,也学习到了更多的新闻写作技巧,今年3月,他经过选拔成为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的图片编辑,参与了《大学校训“历史变迁记”》等多篇大型专题的制作。“这个世上没有把你打趴下的那些经历,都会让你变得强大。”这是王彦超喜欢的一句话。他把忙碌当作一种习惯,始终以主人翁的姿势引领团队前进。在记者团任团长的这段时间,他将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推动记者团发展的同时又促进自己的进步。

大学教育无外乎教知识、教做事、教做人。尽管大学里所学专业不是新闻方向,他却干了四年的学生记者工作。回忆起在记者团呆得四年时光,从一名普通干事到骨干,再到团长助理,最后成为记者团团长,每一步都在考验他的的责任感。他说:“记者团教会我了许多,第一是学会思考,学会拥有辩证思维和独特的视角,从多角度看问题从而让自己变得睿智;第二是尊重,尊重师长,尊重对手,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智者的表现;第三是理解,换位思考,理解别人能够赢得更多的赏识。”

与兴趣的“不解之缘”

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王彦超的另一个特长爱好是活动策划,大学四年,他先后参与策划校齐贤赏月会、升本十周年音乐学院晚会、音乐学院2013级迎新晚会、体育馆首场李金坡个人演唱会,并独自策划编排音乐学院道德讲堂。11月15日,由王彦超担任总导演和总策划的校报记者团、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联谊暨2014年度迎新晚会在毕业大厅上演,这是记者团近几年来举办规格最高的一次晚会,师生对晚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乐队表演、韩舞、民舞表演、魔术表演、武术表演、器乐合奏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围观的近千名师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在实习;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首席;敲打的手指,赶着最后的稿子;孩子的孩子,该要如何坚持……”这首由王彦超填词改编的《校报记者团的日子》,现在已经是成为校报记者团的准团歌。歌词描述了一个学生记者在记者团的点点滴滴,表达了一个学生记者在校报的坚守和对记者团的爱,这也是王彦超在记者团沉淀四年的情感表达。四年时间不长也不短,但是坚持做一件事却是非常伟大的。王彦超四年坚持做了一件事就是留在记者团做了四年的学生记者,用四年韶华去表达着对校报记者团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