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自助者

作者:    来源:南工新闻网

周凤彦来自经济非常困难的家庭,家庭的贫困加上自身的病情使得她无法像别人一样“潇洒”。但她却没有因此而自卑,相反,她用自己的刻苦与努力换来了人们的尊重。 周凤彦的事迹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说的是河北易县女孩李引,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李引从小就靠编织蝈蝈笼挣钱交学费,家中虽然负债累累,但却没有压垮李引。两角钱一个蝈蝈笼,近万元的入学费用,别人可能看来不现实。她却以为这是她走进大学梦想的唯一方式,虽然渺茫但决不会放弃。那双手已被高粱秆皮划破了许多小伤口,李引说,要是多长几双这样的手就好了,离大学校门会更近一些…… 面对家庭的贫困,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放弃学业又太可惜,自暴自弃更没出息,轻生只能换取同情的眼泪。至于社会资助,即使有效也极为有限。比较起来,李引和周凤彦用勤劳的双手编织大学梦,令人钦佩,值得推崇。贫困是一笔无比珍贵的人生财富,但倘若你在贫困面前止步不前,只是怨天尤人,那你就永远走不出贫困的泥潭。 “天助自助者”,圣经上的这句话始终警醒着我们面对困境时该如何抉择。光靠社会的援助远远不能解决问题,面对困境,贫困大学生更需要学会“自救”。一些“没有钱就不要读大学”的说法虽然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那种短期的痛苦煎熬也许更能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有时候,我们过多地赞扬了勤苦善良的父母和好心人的捐助,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苦难教育。我们对大学生的重视和珍惜,造成了几乎无条件的关爱和呵护,这更是教育的一种失败。 贫困生当然应该读大学,但社会要重视教育学生自立自强,提供勤工俭学、打工助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们利用智力因素及体力条件去创造,而不应该让学生伸手等待社会的捐助。贫困大学生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帮助,不仅仅是资金和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