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进行时|重实践、建新功,以高水平项目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专题(十):2023年河南省示范校建设重点实施项目——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作者:李存 来源: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根据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结合学校2022、2023年省示范校重点实施项目建设需要,为展示省示范校建设成效,总结建设经验和做法,培育打造新的特色和亮点,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学校省示范校建设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现就近年来学校省示范校建设整体情况以及建设重点实施项目情况进行系列报道。
为适应新时代“跨界、融合、创新”的人才新要求,传媒学院通过探索“一跨二融三化”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交叉融合、产教协同”的新型传媒人才培养机制。“一跨”是跨学科协同,“二融”为思政融入+产教融合,“三化”是活动品牌化+平台多元化+视野国际化。
跨学科协同,定位人才培养新目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传媒教育,应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媒体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要求为抓手,以解决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紧迫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在夯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结构,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传媒人才。
传媒学院现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等4个专业,丰富的学科资源优势,为跨学科协同合作提供了便利。历年来,四个专业之间不断进行学科协作,像“春华”文艺汇演,创意写作大赛、微电影展映、摄影大赛等就是四个专业共同参与举办的。学科之间的融合交流,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知识口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全面扎实的基础。
图 1 跨学科协作共同举办活动
德能产教双融合,构建立体化育人新模式
一是探索出“三新五主”课程思政育人新路径。“三新”即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提升课程建设新水平、保障课程建设新高度。近年来,通过举办红色短剧演出、红色经典诵读、创办红色经典影片赏析公众号等多种实践平台,把对学生集体的“面”上教育与个体的“点”上引导结合起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新水平。
图 2 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
“五主”即夯实课程建设主阵地,筑牢课堂教学主战场,锻造课程思政主力军,打造课堂教学主引擎,构建课程建设主渠道。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1门,省级教改项目结项6项,营造出“人人重教研,课课讲思政”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构出从“理论输入到产业输出”的产教融合新生态。为适应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建构完整清晰的理论课程模块,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现跨界转化和产业应用方面,围绕乡村振兴、企业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现实需求,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先后完成专题片《南水北调精神耀垭口》《革新——南阳市城区烟草专卖局罚没卷烟管理系统》,微视频《城烟梦 怀源情》、微电影《苦涩的青春》等项目的策划摄制任务。仅2022年,签约横向合作项目14个,实际到账金额423万元。
图 3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成果
突出培养成果,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思路
一是打造“两带动四品牌”教研工作机制,提升师资整体实力。突出高水平项目和科研平台两大带动作用,形成传媒大讲堂、传媒工作坊、科研人才托举计划、青年教师科研规划研讨等4个教学科研品牌。2022年以来,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结项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3项、结项4项;发表核心论文10篇,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1名教师获全国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1名教师入选中原英才计划。
图 4 人才托举计划产出的教科研成果
二是建设“两基地一团队”多元实践平台,提升学生成果水平。采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师生工作室团队制”的改革模式,多元立体化地开展实践教学。2022年以来,传媒学院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1部作品获第24届齐越朗诵艺术节优秀展映奖,1部剧本斩获第十九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二等奖。获省级竞赛奖励50余人次,其中9名同学荣获河南省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学生组一等奖,1名同学获“第九届河南省汉字大赛”一等奖,9项作品在河南省第十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奖。
图 5 剧本获第19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第二名(与北大并列)
三是探索“体验式项目+分级评价”留学生培养模式,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为加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高人才培养国际视野,自2020年以来,传媒学院十分注重留学生的培养,不仅为留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项目,如烙画制作、汉画像石拓片、包粽子、做饺子、剪纸、做灯笼等,而且构建体验课分级评价系统,帮助留学生更快的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提高其汉语表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作者/李存 校对/徐文华 审核/逯忆 责编/肖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