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评论|以追梦之志破浪前行 以持恒之力共绘新篇
作者:芳菲 来源:党委宣传部-南工新闻网
春潮涌动处,扬帆奋进时。今年,我校接连召开了第四次党代会、2025年工作会议、五届四次“双代会”、党建工作会议、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不仅总结过去的工作成就,剖析学校当前面临形势,更为2025年的重点工作指明方向,特别是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13648”战略,为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新一轮硕士学位授予重点单位建设的攻坚冲刺之年。面对学校事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清醒认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更要深刻把握国家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战略机遇和教育强省政策红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需要全体师生以“梦虽远,追则可至;愿虽艰,持则可圆”的坚定信念,凝聚起“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磅礴力量。
办学三十七载积淀的“不甘示弱”南工精神,始终是我们破局突围的基因密码。面对申硕目标中“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足”“学科交叉融合深度不够”等现实短板,我们既要敏锐捕捉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带来的赛道机遇,更要激活“校之重者”的战略自觉。我们要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强化问题导向攻坚克难。要如科研团队十年磨一剑突破“卡脖子”技术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深耕学科特色;当效仿教学名师数十年如一日打磨“金课”的匠心,将OBE理念转化为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方能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追”的锐气,在久久为功中涵养“持”的韧劲。
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敲锣打鼓的轻松旅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梦想和愿望,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对标申硕核心指标,我们要树立学科核心地位理念,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引育,建立健全有组织科研机制体制,不断产出高水平教科研成果,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本科教育教学上,我们要优化专业结构,系统开展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拓宽办学渠道,推动数字赋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奇迹,历史反复证明,同心同向的集体智慧总能创造奇迹。领导干部当如“头雁”领航,在资源配置、制度创新中展现担当;专家学者当如“引擎”驱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贡献智慧;青年学子当如“春苗”成长,在双创实践、学风建设中彰显活力。学校更需建立“问题共商、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让每位师生都成为申硕工程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贡献。全校师生要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全校上下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就。
当实验室的灯光与图书馆的晨读声交响,当教授们的学术研讨与学子们的创新实践共鸣,这便是追梦路上最动人的乐章。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向着申硕目标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奋力答好新答卷,再创南工新篇章。(作者/芳菲 校对/鲁静薇 编辑/肖邓华 审核/逯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