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颗感恩的心

作者:    来源:南工新闻网

—— 一封毕业前夕的感谢信

编者的话:日前,院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以食品专业051321班45名同学全体署名的感谢信。信中,同学们充分表达了“专业好,就业好”的自豪和对老师侯振建教授几年来如一日的辛勤付出的深深感激。临毕业前,同学们或拥抱老师,或流下感激的泪水,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感恩”一词的真正涵义:由于内心的感动我们流下了咸咸的泪水,由于内心有了感谢的原因我们心存恩惠。以下是来信刊登——

在我们食品051321班的毕业照背面,大家自豪地印上了“专业好,没办法”六个大字。

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就听我们的师兄说,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且就业质量好,老师会帮助我们就业。当时我们还半信半疑,临近毕业,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就业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好,其特点是:①工作岗位多。尽管目前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中意的就业岗位,但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保持就业岗位数多于毕业生数,即“供不应求”的情况。②就业质量好。从已就业到尚待确定的工作岗位呈现高技术企业、对口技术岗位、工作、生活条件好,有发展前途等特点。③因专业方向好,学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尊重。例如:广州味研公司、青岛众凯公司为招收1~2名毕业生而专程乘飞机或火车来我院。广州味研公司表示,我院食品毕业生可享受高一级待遇,即专科毕业生享受本科毕业生待遇,本科毕业生享受硕士的待遇。此外对于一些需要到公司参加应聘的学生,几个公司都给报销了路费并发给生活补贴。特别是山东新恒基食品公司,除报销路费外,还以有中华鲟的千元大餐、每天488元的高级客房接待我院应聘学生,并最终在7名应聘学生中录用2名在公司研究所工作。据了解,该公司对其它学校应聘学生是不报销任何费用的。

我们知道,良好的就业质量是靠我们食品专业教师,特别是侯振建老师付出辛勤劳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

首先,得益于专业方向好。2006年以来,食品专业老师们进行了教改理念的第3次升级,即瞄准本行业高技术领域和人才需求空档调整专业方向。新调整的专业方向,全国有数千家香精香料企业、数万家酒厂,但目前该类专业方向连同我院全国只有两家学院、110余名毕业生。

其次,得益于专业教师的热情帮助。我们深知,就业质量好和工作难找是相伴相随的,因为:(1)作为新专业,业内相关企业并不知晓;(2)知晓后也可能不信任,或暂不缺人;(3)找到专业对口的一般工作很容易,但找到数十个“高满意度”的工作却很难;(4)好的技术岗位,需人数量少,用人单位会仔细挑选,往往需联系十几个单位,打数十个电话,才能找到一个可达成就业意向、接收1-2名毕业生的单位。食品专业老师早在半年前即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例如:8月底在《中国食品报》上发表长篇新闻;11月初,侯老师不顾教授的尊严和展会管理人员的告诫,在广州大型食品展会的摊位上散发写有我们专业和学生情况介绍的资料;打数百个电话,发近百个电子邮件和纸质信件,在食品论坛上发帖等。一位名为“咖啡”的网友留言说:老师真有创意,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

青岛众凯香料公司的王名伟经理,目睹了侯老师在招聘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向侯老师提出“批评”:“你应该在培养学生上多下功夫,而你为毕业生就业这么操心,是本末倒置。”其实,王经理若了解侯老师在培养学生上花费了更多更多心血,他就不会这么讲了。在办学条件还不允许的情况下,侯教授等老师为专业建设付出了很多辛劳,带领我们做了很多实验。许多实验原材料都是老师们从家里带过来的。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为良好的就业质量打下了基础。

侯教授说过,“为了能给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我除了没向人磕头和喊爸爸外,该说的我都说了,该做的我都做了。”我们作为亲历者,能深深体会到老师这种良苦用心和辛勤劳动。李亚利同学在得知被新恒基录用的消息后,激动得拥抱着侯老师,噙着眼泪说:“您如同我的再生父母啊!”

我们马上就要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离开我们深爱的母校和老师了,我们现在没有什么能回报我们的母校和老师,只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对老师深深的爱,去努力,去创造,去拼搏。

(食品051321班全体同学 牛梨花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