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头版:南阳理工从鲜有人知到声名鹊起 奇迹如何创造
作者: 来源:南工新闻网
来源:河南日报 2017年10月4日
从鲜有人知到声名鹊起奇迹如何创造
——南阳理工学院30年发展路径探析
□本报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高芳放 罗新宇 段亚楠
10月7日,是南阳理工学院30周岁的生日。那些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南工学子,正翘首期待这个日子的到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感念母校的精心栽培。
1987年10月到2017年10月,南阳理工学院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在30年的奋斗历程中,“不甘示弱”的南工精神作为学校勇争一流的精神动力,已经渗透到南阳理工人的骨子里,他们凭着不服输的勇气和信心探索实践,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理工大学办学之路。
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邢勇说,《论语》有云,三十而立。历经三十载的栉风沐雨,走过三十载的春华秋实,南阳理工学院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追求卓越”的崭新姿态,向更好的未来迈进。
应用型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上世纪80年代,在“科教兴宛”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经过多方努力,1987年10月7日,南阳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前身应运而生。经过6年的不懈奋斗,1993年1月,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批准为南阳理工学院。2000年学校大力实施“132”发展战略,完善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扩大招生规模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举,2004年一举拿下本科高校的匾牌。
升本以后,学校进一步瞄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一年一个主题,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内涵,提升质量。2011年,学校成为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获批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5年年初,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结构性难题,南阳理工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新办学理念,重新审视办学定位,精准凝练办学特色,进一步夯实学校新一轮深度转型的坚实根基。
2016年10月,学校举办了“深化转型发展和省示范校建设研讨会”;2017年5月,开展了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大学”为主题的办学思想大讨论;2017年8月,学校举办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研讨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学校最终确立了“立本、立真、立特、立新”的办学理念,“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应用技术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了学校深化转型发展的定位自信、方向自信、路径自信和前景自信。
以改革之力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之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阔步前进。南阳理工学院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强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深度发展“升级版”,探索、践行分类办学、错位发展和优势发展之路,形成了产业群、专业群、人才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对接,走出了一条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坚持转型提升、质量优先、注重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2014年成为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成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2017年跻身国家百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发展规划项目高校。
服务社会能力越来越强
作为一所植根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南阳理工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认识到,应走“面向地方、面向产业、面向应用、办出特色”的新型道路,只有主动服务地方、引领区域发展,才能拓展办学空间、增加办学资源、提升自身内涵,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按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区域产业需要,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做强传统工科,发展新兴工科,做优特色学科”的学科专业建设定位,围绕服务南阳全国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仲景故里、中原粮仓等发展定位以及支柱、新兴产业,实行“大舰战略”,培育、凝练了光电信息类、智能制造类、食品类、建筑土木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类等六大应用型核心专业集群。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为积极推进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良性互动,南阳理工学院以《南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指导,进行广泛调研,推出了“全面服务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南阳市16个县(区)政府部门、8个局委、9个协会、7个联盟、60家企业以及多家投资基金、商会、学会与南阳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多个项目正在实施中。
学校还先后组建了工程结构性能监测与控制、电机振动噪声与控制、发酵代谢工程、县域电商服务等121个科技研发服务团队,组建科技协同创新联合体,为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研发难题,先后提供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170余项,荣获省、市成果奖励500余项。其中,食品养殖场智能化控制项目在中国较大的全自养生猪生产商——牧原集团推广使用;与南阳中光学集团电力器材公司联合研发五防微机闭锁电脑钥匙,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薏米糖浆在乳制品中的应用项目,为河南三色鸽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与张仲景大厨房合作研发的“仲景香菇酱”年销售额达5亿元,催生加工企业200余家,年产值近30亿元,与多家企业合作研发中医食方食材,助推着南阳大健康大厨房产业发展……
如今,南阳理工学院校企、校地合作风生水起,众多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纷纷慕名前来洽谈合作。9月27日,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一行到南阳理工学院调研,了解学校在服务社会发展、校地合作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后,他高兴地说:“南阳理工学院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勇于创新、积极作为,为南阳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活力越来越足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高校主要职能,规划、推进创新创业工作。该校现已建立了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三融众创空间、南阳电商联盟、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南阳创业学院等。各个创业工作室中,南工学子们争分夺秒埋头编写程序、开发软件……在这里放飞梦想。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累计入驻创业项目200余个,年营业额突破2500万元。其中,河南维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3D打印机,热销国内外,被央视财经频道报道。2016年“双十一”当天,学校的电商团队为某服装公司创造1.0348亿元的营业收入。学校的创业团队设计研发的农业植保无人机,2016年春耕期间为8万多亩农田提供农药喷洒服务。
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引领就业。南阳理工学院2014年启动新概念就业基地建设,目前在全国新建就业基地69个,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首批高校科研院所双创基地”。
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高
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主线,坚持不懈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以来,学校按照“亲近产业、面向应用、强化实践、凸显能力”的原则,基于“成果导向、学生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理念、新途径,按照“平台+模块+方向”的课程结构,构建起了以岗位群、产品群、企业群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编制了2017人才培养方案,按照“1226”工作思路,即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条主线,处理好“教与学”、“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两大关系,抓好“标准化教研室”和“专业与课程”两项建设,真正使“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对接职业需求的要求”“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改革”等六个方面内容落到实处,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校实行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组建双师队伍、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五个共同”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将课堂移到企业,工程实景引入学校,与多家企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校企订单班,学生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做中学”“学中做”,极大地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近年来,学校坚持“高起点、分步走、双师型、可持续”的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按照“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相结合、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建设一支以河南省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为代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学校提出“教学与科研并举”的理念,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2014—2016年,该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84%、87.46%、91.37%,分别高出河南省平均水平10.49、6.74、10.41个百分点。据权威第三方——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显示,近四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分别为91%、91%、92%、93%,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2015届、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高校平均月薪。一组组数据成为该校人才培养质量过硬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南工学子在全国乃至国际重大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其中,计算机专业学生张云聪在第三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获一等奖、总分排全国第三名;电子商务团队在“百度首届全国高校搜索营销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国总分排名第二;学校多次代表河南高校连续出征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成绩不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十载砥砺奋进,三十年硕果盈枝。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阳理工学院院长刘荣英充满深情地说,我们将秉承“不甘示弱”“追求卓越”的精神,朝着致力于建设在全国应用技术类型普通本科院校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大学的方向继续前行,准备迎接新一轮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