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陈苗苗 来源: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本网讯(特约记者/陈苗苗)6月28日-7月10日,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围绕“聚焦两高四着力 躬身实践勇担当”实践主题,组建五支团队,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涉及乡村振兴、非遗传承、教育帮扶、为老助残、沿黄生态等内容。
“非遗传承进乡村,关爱留守促振兴”社会实践队前往南阳市淅川县老城镇初级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承,同时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活动通过漆扇制作、扎染、剪纸、书法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及防火灾、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让当地学生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新认识身边的“文化宝藏”。
“宛城古河焕新颜,青春志愿展豪情”社会实践队前往南阳市区护城河、梅溪河、温凉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不畏酷暑,沿着河道仔细清理垃圾,向周边居民宣传环境保护、防溺水等知识,摆放手绘创意安全标语牌。使大学生们从“校园里的学习者”蜕变为了“社会中的行动者”,带动更多居民致力于宛城古河生态环境保护。
“跨越数字鸿沟,助老‘智’在必行”社会实践队深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市汽车南站、梅城公园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为老年群体搭建起融入数字时代的桥梁,让其直观感受数字生活便捷。团队成员与老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老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发放手机基础操作指南宣传页并进行现场教学,从基础操作到微信视频通话、短视频的拍摄与发布、线上挂号、地图导航的使用方法,切实帮助老人解决联系难、出行难、就医难等问题,助力老人掌握数字技能,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让他们在时代发展中不掉队。
“艺术之光,温暖童心”社会实践队前往卧龙区潜能教育培训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心理辅导、艺术治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起青年学生与特殊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以画笔为桥,以创意为舟,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精心绘制充满希望的“七彩假期”。通过艺术课程与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共同推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暑期平安”社会实践队深入南阳市宛城区枣林街道及周边乡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青力青为筑屏障,安全守护进万家”为行动主旨,聚焦暑期居民关切的溺水风险、高温中暑及居家安全隐患,通过“宣传+互动+赋能”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安全教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助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安全治理共同体,让安全意识内化为居民自觉行动,外化为乡村善治成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绝佳契机,让大家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锤炼了责任担当与创新能力。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让更多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传承奉献精神,以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共同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校对/汤中科 审核/丁伟 终审/鲁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