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的故乡怎么了?

作者:    来源:南工新闻网

“离开故乡,不过就是为了更好回到故乡。”许多在外漂泊的人们都曾如是说。背井离乡奔前程,普通话掩盖了乡音,洋快餐迟钝了味蕾,蜷在蜗居里的你还能记得儿时“飞檐走壁、上房揭瓦”吗?经过漫久的漂泊与迁徙,我们开始思念故乡,而当我们想要回去时,才发现故乡已经沦陷,很多人会感叹,“回不去了”。

究竟是我们抛弃了故乡,还是故乡抛弃了我们。难道对应中国人来说,故乡是一种奢侈品,乡愁是一种必需品?乡愁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命。

故乡已死?

壮烈的死去——沧海桑田

故乡最壮烈的死法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沧海桑田”,千岛湖,一千座美丽的岛屿本是一千座峻峭的高山,1959年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淳安县的贺城、狮城、威坪镇、茶园镇被淹没了,那些迁离故土的居民们,他们的故乡是水下的古城遗址。

被动的死去——查无此地

和异乡人相比,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守候着故乡,不该有什么乡愁吧。然而胡同一条一条的消失,北京迅速地改变着模样,胡同里生长的孩子已经找不到老家的样子了。而某天只凭一则报纸消息,一纸官方文件,新闻联播主持人一句“从此正式崇文、宣武成为历史”,那些出生在宣武区、崇文区的人们,从此永远失去故乡。他们的故乡,查无此地。

温吞的死去——传统消亡

传统生活方式的消亡和崩溃,它寂静无声地吞噬了你的故乡。且不说居住方式各方面的变化,就是在跟乡亲、邻居的聊天中,每一个人的每一种行为、每一句话都有各种各样新与旧的挣扎。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封闭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悄无声息而又急遽地改变与转型,而且这种转型中没有人知道方向,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漠然无知。

谁谋杀了故乡?

杀手NO.3——距离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故乡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游子归家、合家团圆,而节日则让这种意义有了时间刻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农业社会的每一个节日都带着家族、血缘的印记。而每逢春运,数以亿计的乡愁被困在归乡路上。于是,故乡只能来年再会。

杀手NO.2——时间

即便从不离开故土,我们却还是遭遇着故乡的远离。欧洲一座小城,可能几百年也不会改变模样,而我们的故乡却像一个赶场的模特,不停地变换着服饰妆容。那个被称作故乡的地方,几年之后就起了高楼、拆了旧楼、改变了街道、重新规划了社区。所有带着旧时记忆回来的远行者们,都会为眼前的崭新景象大吃一惊,他们也许会惊叹,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惆怅一一以前走过的路口、玩耍过的街道、居住过的建筑统统都不见了,它们带着储存着的那些旧时记忆一起灰飞烟灭了。

杀手NO.1——你!

我们从出生开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个时段能背叛故乡。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贮备离开故乡的能力;我们追寻理想,是为了给离开故乡树立目标;我们需求发展空间,是为了给离开故乡找到借口;我们终于离开了,终于找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就算我们回来,也是为了证明故乡的确被我们杀死了一一它真的不是当年那样了,正如凶手重返犯罪现场。没人能杀死故乡,除了你自己。

乡愁来袭,怎么办?

方法一:治疗

怀旧是一种精神病?对,和我们的直觉相反,“怀旧”来自医学,而不是来自诗歌或政治学。在17世纪,怀旧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医治的疾病,类似普通感冒。至于怀旧的药方,据说水蛭、加热的催眠乳液是可以缓解症状的,但是什么都不如返回故乡,据信,这才是治疗怀旧的最好的办法。

方法二:慰藉

地理上的故乡已经远去,而异化的故乡却在倔强的活着。QQ里的故乡:对8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而言,QQ包含着一个人在网络世界的童年记忆和基本人际关系,你可以隐身,可以删光所有心情,但只要QQ号在,你就永远不会走失;乡音里的故乡:方言是一种地方性密码,明确标明你的出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方言喜剧大师,用方言来体现当地人的生活趣味,听得懂他们,你笑、你哭、你抑郁,这就是你的故乡;舌尖上的故乡:这其中微妙的品位,非家乡人不能了解,在江西人的记忆里樟树的清汤入口即化,在四川人的记忆力辣椒和花椒的调和比例简直是门艺术。

方法三:救赎

“故乡沦陷”是无数人内心的锐痛,对沦陷的故乡进行救赎,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这种救赎,当然需要来自个体的、集体的、制度的力量。真的希望,在公民精神驱动下,能有越来越多的异乡人投入到对故乡沦陷的拯救行动中。